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圣严法师《本来无一物》

圣严法师  2010/10/1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问: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,‘本来无一物’是其中的一句,时常被人引用,请师父为我们说明它的精义。

师:凡是读过《六祖坛经》或听过禅宗故事的人,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。神秀禅师曾写了一个偈子给五祖弘忍大师看,内容是‘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’神秀的师弟惠能看到之后,觉得作者心中还有很多挂碍,尚未大彻大悟,所以也念出四句话,请别人帮他写在墙上:‘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’他的境界是那么的洒脱,那么的自在!很多人希望开悟,开悟在梵文叫‘觉’,也就是‘菩提’的意思。也有人认为为了明心见性,必须时时将心擦拭干净,像镜子一样,能将之保持干净就是开悟,是智慧的表现。因此,对没有开悟的人而言,‘智慧’这个东西是有的,必须追求,并且可以执着。但六祖认为没有开悟、智慧这些东西,一执着有智慧,本身就不是智慧;所以他说‘本来无一物’。

既没有生死,也没有涅槃;既没有烦恼,也没有智慧。愚痴的烦恼和菩提的智慧是相对的,生死的痛苦和觉悟的涅槃 是相对的。心中有执着就没有真正开悟。不要认为有像镜子一般的自性,当心中什么都摆下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悟。这就是《心经》所说的‘无智亦无得’,这才能心无挂碍,无挂碍就是心中无一物,才是真正的悟境现前。

平常人虽然没有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心胸,可是少一点牵挂总是好的。自己所拥有的,不论是权势、名利、眷属等等,虽有而不要患得患失;这样就能活得愉快一些、自在一些。该有的不需拒绝,不该有的不需非得到不可;如此心中坦荡荡,白天不紧张,晚上睡得熟,不是很好吗?  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圣严法师文章列表

如何才是开悟

一、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: 禅宗的...

打坐静心的要点

第一、看破: 打坐静心要一切放下,放下要看破一切。...

丛林及禅法

一、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,那里化缘很辛苦...

云何心能得明净

云何能得悟解法相,心得明净?信曰:亦不念佛,亦不捉...

心不动摇无所住执,才能成大道

从前释迦佛在世时,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。文...

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

或问蕅益子曰:参禅、教观与念佛法门,同耶?异耶? 答...

女子出定

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,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,...

圣严法师《日日是好日》

一、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,你们看过这句话吧。日日...

圣严法师《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?》

从佛法的观点来看,我们人是有情众生,既然是有情,当...

包容的尺度

包容别人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,增加智慧,但是包容应该...

圣严法师《工作与心安》

有些人在平常时候,心还可以比较安定,但是只要到了工...

圣严法师:忙人时间最多

在座的居士们,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,都还能够安排时间...

把钱都布施掉,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

问: 有人说,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,这样就不会生...

善良是学佛者最核心的人格

人品是修行的基础,没有基础,修行便像在空中盖楼,不...

心律法师: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

央视有一档猜猜看栏目,有期节目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:...

【推荐】吃苦了苦,苦尽甘来

吃苦了苦,苦尽甘来;享福了福,福尽悲来。 世事生生息...

三昧水忏的来历

佛教重视检讨自己的错误,因此有个别忏悔和集体忏悔。...

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

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?答案是肯定的。我的师...

大安法师: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

问: 弟子念佛一年多了,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,请开示...

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

知归子曰:世事之大,莫越生死,一息不来,便属后世,...

佛教认为人生如梦,这样是消极吗

问: 佛教认为人生如梦,难道不是消极吗?这样人生有...

钟茂森博士:恩欲报,怨欲忘,报怨短,报恩长

恩欲报,怨欲忘,报怨短,报恩长。这是讲别人的恩要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