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 - 中国校园网

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

2013/04/1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

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,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祈求。甚至经文讲只要听闻佛号的众生就能够得到利益。因此不管我们是自利或利他,要解决从生世间或出世间的问题,都可以介绍他念药师佛号。一般来说,没有证悟无法真正的利益他人。但我们只要介绍药师佛的名号给一切有缘众生,那么不管如何,他都能够得到暂时及究竟的利益的。详细的功德可以参考药师经中的记载。因为有这样殊胜的利益,所以我们应当要随缘随力的把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介绍给他人。如下介绍有几项方法供参考:

1、开口念诵:一般佛教徒打招呼习惯都是念阿弥陀佛。其实这并不是一定要如此的,若我们对人打招呼念药师佛或药师如来,或者药师琉璃光佛,都可以利益到闻听的人。经文常讲只要听了药师佛号将来若不幸坠落恶道,因缘成熟就有解脱的机会。因此对于身边的亲朋好友,尤其是佛教徒互相打招呼时,可以念药师佛的名号。这也表示希望对方健康平安快乐长寿的意思,一般人都不会有所忌讳的。另外见到动物也可以念药师佛号给他们听,等于是救他们一命,也是放生的另一种方式。

2、贴立标语:我们在路上常见到有人在路边适当的地方贴上佛号的幅纸,让路过的人可以看到就种下善根。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。但从没见过有人贴药师佛号的标语,希望有心人能发心,在环保条件的许可下,能够在您身边周遭各地贴标语或广告牌,或者店家也可以在店面贴上佛号的贴纸。让有缘众生见到即种下善根,经年累月这样的法布施的功德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。只要贴立标语贴纸,就一直在度化着众生,这真的是非常省力省时又能广利众生的方法,聪明能明的人何乐而不为呢?

3、纲路传播:在纲路上广贴药师佛号或者在论坛或文章随时地打上一句‘南无药师琉璃光佛’,只要在纲路上的一天,宣扬佛号的功德就存在一天。所以在纲路上可以随缘转贴药师佛的相关文章,也可以随时输入药师佛号来与众生结缘。另外广传此文也是法布施的一种方法,这样一传十、十传百的利他广度是无边无际的。

4、广发文宣:我们可以自己印制介绍药师佛功德的小册子,或者甚至是一张传单,发心到医院或人潮聚集地,去发小册子或药师佛经,这样等于您是在帮助药师佛打广告。药师佛也会加持您的!

以上所介绍的只是常见可以利用、又较为省时省力的方法,相信聪明的读者,您应该有更多有效的方法,来帮助药师佛宣传。这样不但可以利他,也可以自利。希望有缘者都来一起参与这样的盛事,让更多众生知道药师佛本愿功德名号,在佛教的流传史上,也能尽一份心力。有受过药师佛恩惠者,也能因此报答药师佛的恩德。

若您想改变自己的困境,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,不妨可以阅读药师佛的十二大愿,呼唤他的圣名,并向药师佛祈求,相信您必有所获。

祝福您 平安 健康 安乐 吉祥!

南无药师琉璃光佛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往生的最核心利益--阿鞞跋致
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...

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
如是我闻:一时薄伽梵,游化诸国,至广严城,住乐音树...

净土教起之十因

别则专就此经,复有十义:一、大悲悯念末法,为作津梁...

海涛法师《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》

观世音菩萨言:大慈悲心是平等心、是无为心、是无染著...

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

复次观世音。若未来世。有善男子善女人。欲求现在未来...

处处想到众生,结果自己最受用

爱自即成众苦因,爱他则是万善根。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...

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

【随住如是诸佛国土。若入具足世路光定。由此定力。令...

为利益而舍道德,人生必将埋下隐患

对大众来说,遵循道德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。 首先...

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,不是究竟皈依之处

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。比方说嫁女,不必要都去鼓...

惟贤长老《论「香光庄严」》

我这次经过广德寺,很欢喜,也深切地受到感动。因为本...

【推荐】没有信愿,再多佛号都没有用

我们净土宗的人,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,因为我们真正...

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

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,这是别人无法代替...

大安法师: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

问: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,我心非常浮躁,怎么都静不下...

女人临产的禁忌

女人临产,每有苦痛不堪,数日不生,或致殒命者。又有...

圣严法师《好念头,坏念头》

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,要确实做出不...

大唐慈恩法师《出家箴》

舍家出家何所以,稽首空王求出离。 三师七证定初机,剃...

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

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,以宏阐儒道。深恐后人学佛,以...

往生到极乐后,恶业最终会怎么样

问: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,恶业种子不起现行,那这...

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
尔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是时,世尊思惟观察,...

学佛多年还是怕鬼,该如何对治

问: 请问师父,弟子虽然学佛多年,然而还是怕鬼,甚...

「有了富贵,失去欢乐」的故事

老子说过少则得,多则惑的名言。有这样一个故事,清末...

佛教法器简介

法器是龙天耳目,大众共遵的讯号,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