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圣严法师《随相而离相》

圣严法师  2010/08/1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船过水无痕、鸟飞不留影;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,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。
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在每一天的作息之中,一定会跟身边的人事物发生互动关系。有了互动,就免不了生出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;得意的时候,沾沾自喜;失意 的时候,就消沈颓丧。这是一般人的反应。可是,如果我们有智慧,可以洞烛这些喜怒哀乐的来源,不过是一种粗糙的、表面的心理反应,我们的情绪,就不容易被这些外在的现象所牵动。

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,当在处理生活上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时,只要自问已尽力排除个人的好恶偏见,並且也已经尽一切努力,做最適当的选择,就可以心安理得了。至於选择之后的成败得失,不必耿耿於怀。这就是所谓的「 随相而离相」。

我之所以特別强调「尽力排除个人的好恶偏见」,是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以自己的立场、好恶,来对某件事下判断;因此,不免在取捨、应对之间,引起许多烦恼。依自己的偏好和习性做判断,往往是一股衝动,缺乏反观自省的功夫,通常也顾不了是不是有后遗症,当然就后患无穷了。

因此,做事之前,先要求「尽人事」,就是 随相,也就是随缘;已经尽了力,成败在天,胜不骄,败不馁;也不爭功諉过,那就是「离相」。船过水无痕、鸟飞不留影;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,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。所以, 随相需要智慧;离相,也需要智慧。

不过,这个修养的境界,不是短时间之內可以达到的;一般平常的人,多半还是随著外在的环境而悲喜交加。倘若能把随相离相当作修养的目標,就可以时时拿来提醒自己。那么,不论悲或喜,都不会太过沈溺;纵使跌倒了,也会赶快爬起来,不至於一蹶不振。  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圣严法师文章列表

少欲知足,诲众清约

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:汝既出家,如囚免狱,少...

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

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,其实是他贪不到,所以就表现...

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

一天,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。天渐渐黑下来了,艾子将船...

宣化上人:四摄法

浅言之,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,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。...

句句消归自心

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,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,如说修行。...

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

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,住在常住里,没有忏室、静室,...

修道人要经得起考验

学佛法的人,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,消灭殆尽。不...

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

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,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...

圣严法师:不贪着禅定之乐

修习禅定的人,他们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等五官,甚至于...

圣严法师《看清执著和固执》

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固执或是执着,到底什么是执着...

圣严法师:收心的练习

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、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,多利用...

圣严法师《理直气「和」》

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,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...

莲忏法师《地藏经简答100条》

第一条、地藏经全称是什么? 答:地藏菩萨本愿经。 注...

肠胃的「四敌五友」

我国是胃病大国,在13亿人口中,肠胃病患者约有1.2亿,...

莲花之友

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,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。这实...

南怀瑾老师谈睡眠

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,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...

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

问: 师父好!前面几个月,心情都很平静,诸事比较顺...

入禅之门第五讲:无门关

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。我想进入这个关、禅的关...

洪应明《菜根谭》下集

一、乐者不言 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,未心真得山...

驴肉是这样来的

在我上下班的路上,有一处驴肉馆。几乎每到傍晚,门口...

达照法师:觉悟人生三要素

要达到觉悟的人生,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三点。 第一点:...

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

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、六个女孩子,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...